为了更好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增强学院师生的海洋意识,引导青年师生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10月20日,海洋科学学院开展了电影党课学习活动,邀请学院关工委教师、青年教师、辅导员、学生党员以及国际交流生等赴新天地SFC国际影城观看电影《大洋追鱼记》。
影片记录了鲁荣远渔267、268金枪鱼延绳钓船的船员,在印度洋上生产工作场景和精神情感世界。通过讲述老百姓身边的海洋故事,聚焦中国远洋渔业船员劳动群像,透视远洋劳动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内核,诠释开拓进取、挺进深蓝的海洋文化特质。影片人文内涵丰富,影像视角独特,是一部中国远洋人的追梦赞歌。
鲁荣远渔267、268金枪鱼延绳钓船隶属于靖海集团,坐落为威海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靖海集团具有金枪鱼延绳钓、鱿鱼钓等远洋渔船70多艘,与学校在远洋渔业人才培养、人员培训、远洋渔业科技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合作。
观影结束后,学生们表示来值了,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影心得。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第六党支部书记 钱胡蕊
影片中的场景十分真实,令人心潮澎湃。我不禁对那些在大海中冒着生命危险的海员们心生敬畏。电影中的主角们展现了海员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他们协同工作,制订计划,迅速做出决策,并且在压力下展现出了极高的应变能力。尽管面临着无尽的困难,他们从不放弃,尽最大努力保护每一个人的安全。他们以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彰显了海员们对于工作的热爱和责任心。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五党支部书记 曹田甜
当走进电影院观看《大洋追鱼记》时,我对这部纪录片充满了期待。而当电影结束时,我被它所展现的壮观景象、惊险以及震撼人心的故事所深深打动。电影以多视点的方式呈现,通过交叉叙述和群像式的描绘,让我仿佛与船员们一同踏上了远洋捕鱼的旅程。无论是在辽阔的海洋中,还是在风浪中的拍摄镜头中,我都感受到了船员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生死考验。我深知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它展现了船员们的勇敢和坚韧精神,让我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为一名研究海洋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海洋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和价值。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王晓雨:
“一切靠自己双手劳动吃饭的人,都值得尊重”、“在大风大浪中成长”……电影有太多的台词触动到了我。影片中,四艘金枪鱼延绳钓远洋渔船“鲁荣远渔267”、“268”“266”、“269”,从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蓄地潜口出发,行程4300多海里到达南纬20度、东经80度左右的印度洋生产作业区。影片中我看到了远洋劳动者们克服种种困难,不畏大风大浪,完成远洋捕捞作业,锻炼磨砺自我的品质。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第一党支部党员 邓忠正:
《大洋追鱼记》完美体现了作为船员和海员的艰辛,同时也能在捕鱼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这次观影活动让我体会到海洋的浩瀚和神秘,同事展示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渔权即海权。作为我们海洋科学学院学子,更应该不辱使命,在学校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如果有机会出海一定要不辱使命,要坚定对捕捞的使命,要担负起中国远洋捕捞的责任,学习电影中海洋渔业从事着的责任心,团结精神,同时也要坚守岗位,坚定道路,让我们担负起海洋强国的使命。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第一党支部党员 王祥:
看完《大洋追鱼记》这部纪实电影,我内心被深深的触动。它真实的展示了渔民在大海的生活,他们在期间经历过挫折与磨难,但同时也有着成长,有着收获。他们远离家人,远离大陆,在大海长时间漂泊,他们不分昼夜,不畏艰辛的工作,只为能够捕获更多更大的金枪鱼。对于他们,辛苦已不再重要,工作也不在是谋生方式,而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家人,为了未来,不管风浪多大,他们也将勇往直前。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第一党支部党员 冯欢欢:
《大洋追鱼记》是一部由导演井建民执导的纪录片电影,关于远洋渔民的生活和冒险。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他的团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大海之上,他们不仅要面对恶劣的天气和环境,还要应对晕船、摇晃、噪音等不利因素。然而,正是这些困难使得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显得格外珍贵。同时也记录下了中国远洋渔民的生活和奋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
海洋科学学院研究第一党支部党员 滕钰秀:
该片纪录了在印度洋区域的中国山东远洋渔民进行金枪鱼延绳钓的生产场景和精神世界。渔民是中国蓝色产业特殊的劳动群体,他们同舟共济,用智慧和勤劳谱写出一曲自强不息的劳动者之歌。弘扬了中国远洋人勇闯大洋走向深蓝的精神,诠释海洋强国的人文情怀,为传播中国海洋文化做出贡献。作为水产专业的学生,我们也要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而努力。
(供稿:海洋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