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观察员数据采集介绍

发布者:朱茜发布时间:2025-07-14浏览次数:33

背景:

全球大部分大洋渔业活动都受到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s)的监管。我国远洋渔业中,诸如金枪鱼、鱿鱼和南极磷虾渔业等关键渔业资源均由相对应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管理。作为这些组织的成员方,根据公约和养护管理措施的要求,应积极参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在重要渔区的渔业资源执行远洋渔业观察员计划是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资源养护和管理措施的重要规定之一。观察员工作的推进不仅彰显了成员国对国际海洋资源保护的坚定承诺,也是积极参与国际渔业治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多个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相继通过了电子监控(电子观察员)数据收集的最低标准,并且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在其养护与管理措施文件(CMM2023-01)中指出成员国观察员覆盖率可以通过人工观察员或电子监控来实现,这标志着传统人工观察员与现代电子监控系统的协同运用正逐步成为国际渔业监测的通行做法。


任务内容:

1、观察员遴选

2016-2024年派遣的人工观察员主要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和社会劳务专职观察员,电子监控分析员(电子观察员)全部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学校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劳务派遣公司提供专职观察员人力资源服务。通过与劳务公司的沟通,加大了对劳务观察员的招募力度。电子监控分析员则通过校内发布公告进行招募,主要面向渔业、水产专业的研究生。

人工观察员招募主要面向全国高校、研究所等涉海类专业有志于加入中国远洋渔业观察员数据采集工作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或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具有科学调查实践能力和相应的英语水平,熟悉远洋渔业生产和科研活动以及有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公约要求,身体健康,能适应海上工作,具有出海经验的社会人员。经过面试和体检后,选拔一定数量的人员进入年度渔业观察员数据采集专业培训班开展培训。电子监控分析员通过面试后,选拔一定数量的人员进入培训班。


2、观察员培训

观察员(人工观察员和电子监控分析员)的培训工作由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农业农村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我国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负责人及相关专家对招聘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远洋渔业管理规定,有关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主要养护管理措施,渔业科学观察员的职责、任务和行为准则,海上安全知识,海洋动物识别(鱼类、海洋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等),渔业科学观察员的类型、渔船信息、表格填写,总结报告撰写以及渔获物生物学数据收集,电子监控分析平台的使用、监控数据的记录等多方面内容。

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由农业部远洋渔业培训中心颁发合格证书,并纳入中国远洋渔业国家观察员人才信息库。


3、观察员派遣

根据项目经费及实际作业船的情况,2016-2024年共派遣434名科学观察员,主要派遣到金枪鱼延绳钓、大型拖网、鱿鱼钓和南极磷虾船上,按照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要求搜集渔船生产数据、鱼类生物学、海洋环境数据及样本采集。

4、观察员数据及报告质量控制

项目组总结历年人工观察员数据质量评估情况,建立了人工观察员数据和报告质量控制体系,并由中国远洋渔业数据中心组织成立数据工作小组来负责实施数据质量的具体监管和考核工作。

项目组要求观察员在执行航次计划时,将第一周的记录通过海上卫星传输到国内,核查格式和数据质量,反馈无误后继续执行记录;若有误及时纠正。另外当船只抵达港口后,需提交海上收集到的所有原始数据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渔获量、捕捞方式、捕捞时间和地点、使用的渔具类型、海洋环境条件等信息,并对观察员提交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核实和检查,对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在核实和检查之后,项目组对数据进行校对工作,以确保所有记录都是准确无误的,并且对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将观察员记录数据与船只的航行日志、渔捞日志以及其他相关记录进行对比。

对回到国内的观察员,项目组开展现场询问,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在海上的工作情况,包括对捕捞活动的具体观察、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执行观察任务。观察员根据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的要求完成报告后,项目组进行最终审核,确保报告的质量符合项目要求。审核通过后,报告将被正式提交给相关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