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深度融合 共绘鱿鱼产业创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5-27

浏览次数:10

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一场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鱿鱼产业链上悄然展开。舟山汉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学与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三方携手,通过“捕捞-科研-加工”全链条协同创新,为鱿鱼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我国海洋渔业领域的科研重镇,在捕捞技术、渔情预报与海产品加工技术方面成果斐然。依托与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成立的联合实验室,聚焦鱿鱼产品深加工难题,将行业前沿理论与企业生产实际深度融合。科研团队发现,鱿鱼的品种、捕捞海域、时间等因素,均会对其口感、营养成分产生显著影响。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科研人员开展大量实验,精准划分出不同品种、鲜度、规格鱿鱼的最佳加工方向,为产品开发指南。
     在产业链上游,舟山汉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捕捞实力,为产学研合作筑牢根基。公司旗下50余艘专业捕捞船,常年活跃在阿根廷、秘鲁、赤道、印度洋等海域,从事鱿鱼、秋刀鱼等海产品捕捞运输。此次合作中,汉益远洋渔业主动调配部分船只,严格按照元一海产的加工需求,对鱿鱼进行分级、分割、冷冻加工,并详细标记捕捞时间、海域等信息,实现原料从捕捞端到加工端的“定制化”供应。这种创新合作模式,不仅省去中间流通环节,提升原料供应效率,还为企业解决原料销售难题,保障产业链上游稳定。
     作为产业链下游的加工龙头,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基于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和汉益远洋渔业提供的优质原料,元一海产不断优化加工工艺,推出一系列高附加值鱿鱼制品,极大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方合作成功串联起鱿鱼产业链上、中、下游,显著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与原料利用效率,有力推动鱿鱼捕捞与加工行业健康发展。值得期待的是,三方未来还计划在渔获物溯源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通过整合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优势、舟山汉益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捕捞数据资源以及元一海产精制品有限公司的加工信息,构建一套完善的鱿鱼产品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消费者只需扫描产品二维码,便能获取鱿鱼从捕捞海域、加工流程到销售终端的全部信息,让每一份鱿鱼产品都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还将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信任,为鱿鱼产业开辟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此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合作的持续深入与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鱿鱼产业链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