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1
浏览次数:55
6 月 27 日下午,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在学院A357会议室召开 了“远洋渔业精神传承暨《上善若水》读书分享会”。学院党委书记郑卫东、校图书馆副馆长徐谦、校史馆副馆长杨妍艳、校团委副书记刘源、党委宣传部蔡霞及学院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海资学院党委副书记石张东主持。
会上,学生代表分别交流了《上善若水》分享读书感悟。刘羽角同学从“上善若水”四字中得到启示——愿我们皆能效水之德,怀柔韧心,行不争善,让生命成为一道润泽的支流;杨梓璇同学从书中人物故事出发,阐述其以水“处下守柔、以柔克刚、润物无声”的特质在科研与国际谈判中的体现,展现《上善若水》中“水之德”在远洋渔业领域的生动实践;张波同学在征文中以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历程为主线,讲述西非渔场开拓及金枪鱼延绳钓科技探索故事,展现科研工作者创新实践精神,表明科技创新与国家渔业发展共振,彰显新一代使命担当;庄芳芳同学通过讲述海大人在国际谈判、远洋渔业等领域的事迹,展现其如水般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呼吁学子传承精神、践行使命;牛犇同学以水为喻展现海大人在国际谈判、远洋渔业等领域的担当,揭示其如水般利万物而不争的品质,强调以柔韧姿态突破困境、以开放胸怀参与国际渔业治理,呼吁青年学子传承精神,为海洋强国建设不懈奋斗。颜玮同学通过讲述海大与海结缘的历史、渔业作业的艰苦及国际渔业谈判的智慧,感悟到平凡选择中蕴含的必然,决心提升自我为渔业法治事业贡献力量。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戴小杰教授听过同学们的读书分享后表示,要以“传承”和“实践”为关键词向青年学子提出期望:“远洋渔业精神不是纸上谈兵,要在甲板上、在网具旁、在国际谈判桌前践行。同学们需在实践中学习,在风浪中克服困难,让书本中的精神转化为推动中国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会上,与会师生展开了互动交流。徐谦对同学们如何写好读后感进行了指导。杨妍艳欢迎同学们积极加入校史宣讲团,共同把远洋渔业精神传承好。刘源希望同学们把读书与“勤朴忠实”的校训相结合,学习前辈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从“观察水”到“成为水”。蔡霞建议同学们提升读书的深度,深入渔业一线深入感悟。
郑卫东在总结中指出,《上善若水》是海大“最好的校本育人教材之一”,书中不仅记录着中国远洋渔业人探索自然、开拓创新的奋斗史,更镌刻着海大人家国情怀的精神密码。他号召师生传承“勤朴忠实”与“搏浪天涯、笃学健行”院训精神,在专业学习中锤炼“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海洋事业,为维护中国负责任渔业大国形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注入海大力量。
此次分享会以文字为桥、以精神为帆,让远洋渔业精神在师生的思辨与共鸣中焕发新生。未来,海资学院将持续以文化人、以精神聚力,推动海洋人才培养与渔业强国建设同频共振,在驶向深蓝的征程中书写更多“上善若水”的时代篇章。
(供稿: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