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10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也是中印尼建交75周年。近日,深圳广电国际传播中心直新闻团队深入印尼南苏拉威西省望加锡市,走访由上海海洋大学主持,联合广东海洋大学和哈山努丁大学联合实施的“中国与印度尼西亚近海海洋生态牧场技术合作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见证这一“两山”理念国际化实践的生动案例。
自2021 年上海海洋大学和哈山努丁大学正式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及“海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养护合作协议”,构建常态化交流互动机制,到2022 年项目正式启动,2022 至 2024 年间,两校多次互访,围绕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推进海洋牧场示范点建设,累计形成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多项发明专利及团体标准。进入2025 年,双方合作步伐进一步加快。5月我校万荣校长访问印尼哈山努丁大学,6月双方联合开展鱼礁区效果调查,并深入探讨了2025年的项目合作内容,7 月我校成功举办中印尼海洋生态牧场联合研讨会及成果展。在一系列务实合作举措推动下,上海海洋大学和哈山努丁大学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推动了项目在技术研发、生态修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项目启动以来,三校秉持“生态修复筑基、产业增效惠民”的总体目标,采用人工鱼礁设计建造与增殖放流等关键技术,重点推进养护型与增殖型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团队已联合研发优化5种人工鱼礁礁体,优选6种鱼类和贝类增殖物种;在印尼近海投放240个人工鱼礁礁体,形成650立方米海洋牧场,并在牧场海域放流鱼苗2万尾、贝苗400粒,为生境退化海域的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提供了有效方案,充分诠释了“两山”理念的核心内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印尼双方共建“中印尼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中心”,培养印尼研究生14名,培训技术人员489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与管理团队。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推动了中印尼海洋牧场建设与渔业科技合作,更为中国渔业“走出去”战略注入新内涵,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水平。
该项目成为“两山”理念跨国实践的典范案例,为全球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和合作模式。
人工鱼礁水下拍摄
海洋牧场关键技术培训班
微博:https://weibo.com/6221932120/5199695989441553
微信视频号:https://weixin.qq.com/sph/AbiOBDPtx
抖音:https://v.douyin.com/IYYHOoH3S5k/ 05/03 b@n.QK Pkp:/
(供稿:海洋生物资源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