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工程中心所依托的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其前身是学校成立之初的渔捞科,成立于1912年。海洋科学学院是国内建设最早、学科最齐全、综合技术力量最强的从事远洋渔业研究的单位,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学、渔场学、渔具渔法、海洋渔业遥感等领域的研究。学校在远洋渔业领域有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 远洋渔业资源探测(新资源和新渔场开发) 该领域重点开展远洋渔业新资源和新渔场的开发,同时主要研究鱿鱼、金枪鱼类、南极磷虾和中上层鱼类等重要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生活史时空分布、种群数量变动及规律、渔业资源评估及管理策略风险评价、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等,为合理捕捞和生产安排,以及可持续开发渔业资源提供基础。 该领域的优势在于本研究基础具有深厚历史沉淀,国内优势明显。90年代以来,先后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等海域对大洋性鱿鱼、金枪鱼和中上层鱼类资源调查与开发。进入21世纪后,对东太平洋竹筴鱼、南极犬牙鱼、北太平洋秋刀鱼等进行探捕和生物学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大洋性经济种类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等;跟踪学科发展方向,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风险策略的研究,使本学科研究方向处在国内领先地位。 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戴小杰教授和陈勇教授。共有科研人员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博士学位1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3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10人。学科专业背景涉及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学、保护生物学、海洋政策与法规等领域。 ◆ 高效渔具渔法 该领域主要开发适合我国渔船和捕捞对象的高效捕捞工具和技术,包括防止海鸟和海龟等误捕的生态友好型捕捞技术,节能生态型LED集鱼灯的研制及其应用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季星辉教授等针对西非拖网作业单产不稳定等问题,分析研究西非海域和捕捞对象的特点,研制成功双支架拖网渔具渔法,使产量提高了50%以上,被我国西非捕鱼船队普遍采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上海海洋大学鱿钓课题组对大洋光诱鱿鱼钓作业技术、水下灯装置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成果迅速推广,推动着我国鱿钓渔业的可持续发展;90年中期以来,许柳雄、宋利明等教授,从事三大洋的金枪鱼渔业技术研究,有效地开发了高价值鱼类,确立了中国远洋渔业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以张敏等教授为代表的课题组,成功设计了适用于大洋性竹筴鱼捕捞的渔具渔法,为上海和全国大洋渔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许柳雄教授和宋利明教授。共有科研人员2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14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8人。学科专业背景涉及渔具力学、鱼类行为学、渔具渔法、声纳探测技术等等领域。 ◆ 渔情预报技术 该领域主要研究鱿鱼类、金枪鱼类和中上层鱼类等重要捕捞对象洄游分布、渔场形成物理环境条件,利用海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展海洋环境与资源变动、渔场分布之间关系,建立渔情预报和海况信息服务系统,为实现我国远洋渔船的精准捕捞提供技术保障。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本学科30多名教师直接参与远洋渔业科学研究的第一线,承担全国性鱿鱼、金枪鱼和竹筴鱼等渔业的渔情预报工作,建有国内水产高校中唯一一个地面接收站(NOAA,MTSAT和MODIS)。同时,密切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与美国NOAA成立了中美海洋遥感及渔业信息研究中心。结合我国远洋渔业重要捕捞对象,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手段,开展了资源渔场与海洋环境、种类栖息地等方面的研究,为远洋渔业渔情预报等提供基础,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开展了北太平洋柔鱼、西南太平洋阿根廷滑柔鱼、东南太平洋茎柔鱼、三大洋金枪鱼等的渔情预报工作,通过每周发布一次渔情信息,实现了业务化运行。 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为陈新军教授和韩震教授。共有科研人员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1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9人。学科专业背景涉及海洋遥感、渔场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