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主任 | 姓名 | 陈新军 | 性别 | 男 | 年龄 | 51 | ||||||||||||||||||
专业技术职务 | 院长、教授 | 学位 | 博士 | 联系固话 | 61900306 | |||||||||||||||||||
邮箱 | xjchen@shou.edu.cn | 手机号码 | 15692165336 | |||||||||||||||||||||
主要职责 | 实验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实验中心的各项工作,具体如下: (1)负责实验中心的建设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建设计划,并督促计划的实施。争取建设经费,主持经费使用。 (2)组织制定和修订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落实。 (3)贯彻落实学校对实验中心工作的各项要求,并定期向校教务处、资产管理处和学院汇报中心情况和有关问题。 (4)负责队伍建设,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中心教职工的考核和培训工作。 | |||||||||||||||||||||||
工作经历 | 2001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渔业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担任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学院院长,兼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兼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东海区渔业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远洋渔业协会鱿钓技术组组长,中国水产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家海洋局空间海洋遥感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Canadian Journal of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副主编、Aquaculture and Fisheries编委。 | |||||||||||||||||||||||
教研科研主要成果(科研成果限填5项) | 教学获奖 1)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渔业资源学本研一体化教学团队,负责人; 5)2012年上海市精品课程,渔业导论,负责人; 7)2008年上海市精品课程,渔业资源与渔场学,负责人; 8)2007年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渔业资源与渔场学,主编;
主要科技获奖 1)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2完成人) 2)201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 3)201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4)201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完成人) 5)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完成人) | |||||||||||||||||||||||
2、 中心人员 基本情况 |
| 正高 | 副高 | 中级 | 其它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其它 | 专职 | 总人数 | 平均 年龄 | ||||||||||||
人数 | 7 | 10 | 18 | 4 | 23 | 16 | 0 | 0 | 39 | 39 | 38 | |||||||||||||
占总人数比例 | 18% | 26% | 46% | 10% | 59% | 41% | 0 | 0 | 100% | |||||||||||||||
中心人员情况表 | ||||||||||||||||||||||||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学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承担教学/管理任务 | 专职/兼职 | ||||||||||||||||||
1 | 陈新军 | 51 | 博士 | 教授 | 中心主任 | 专职 | ||||||||||||||||||
2 | 胡松 | 40 | 博士 | 教授 | 中心副主任 | 专职 | ||||||||||||||||||
3 | 沙锋 | 47 | 硕士 | 高级工程师 | 中心副主任 | 专职 | ||||||||||||||||||
4 | 韩震 | 49 | 博士 | 教授 | 中心副主任 | 专职 | ||||||||||||||||||
5 | 叶旭昌 | 45 | 硕士 | 副教授 | 中心副主任 | 专职 | ||||||||||||||||||
6 | 沈蔚 | 41 | 博士 | 教授 | 专业负责人 | 专职 | ||||||||||||||||||
7 | 魏永亮 | 37 | 博士 | 副教授 | 专业负责人 | 专职 | ||||||||||||||||||
8 | 冯永玖 | 40 | 博士 | 教授 | 专业负责人 | 专职 | ||||||||||||||||||
9 | 李纲 | 40 | 博士 | 副教授 | 专业负责人 | 专职 | ||||||||||||||||||
10 | 刘洋 | 32 | 硕士 | 工程师 | 中心秘书 | 专职 | ||||||||||||||||||
11 | 李莹春 | 31 | 硕士 | 助理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12 | 郭新丽 | 47 | 硕士 | 教学秘书 | 秘书 | 专职 | ||||||||||||||||||
13 | 刘必林 | 38 | 博士 | 研究员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14 | 林东明 | 38 | 博士 | 工程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15 | 花传祥 | 36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16 | 李阳东 | 41 | 博士 | 副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17 | 雷林 | 40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18 | 朱卫东 | 39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19 | 王丛丛 | 34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20 | 赵红波 | 38 | 硕士 | 高级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1 | 刘瑜 | 33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2 | 邹莉瑾 | 33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3 | 曹道梅 | 33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4 | 张进 | 34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5 | 李建华 | 31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6 | 高春霞 | 30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7 | 吴峰 | 29 | 硕士 | 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8 | 王少琴 | 28 | 硕士 | 助理工程师 | 实验员 | 专职 | ||||||||||||||||||
29 | 杨晓明 | 46 | 博士 | 副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0 | 官文江 | 44 | 博士 | 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1 | 于潭 | 31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2 | 程灵巧 | 33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3 | 李云凯 | 37 | 博士 | 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4 | 王洁 | 40 | 博士 | 副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5 | 栾奎峰 | 37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6 | 张春玲 | 37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7 | 曹正良 | 47 | 博士 | 副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8 | 刘浩 | 46 | 博士 | 副教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9 | 张瑜 | 32 | 博士 | 讲师 | 任课教师 | 专职 | ||||||||||||||||||
3、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教研主要成果 | 1)宝钢优秀教师奖,陈新军,2013年。 2)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师德标兵,陈新军,2016年。 3)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陈新军,2017年。 4)遥感原理,2016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5)海洋观测,2017年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 6)海洋生态学,2017年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 7)物理海洋学,2014年上海市全英语示范课程。 8)海洋学概论,2014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 |||||||||||||||||||||||
4、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科研主要成果 | 1)2011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东南太平洋公海茎柔鱼资源开发与推广。 2)2012 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海洋一号卫星星地一体化系统及其应用。 3)2013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可持续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4)2014 年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大洋性柔鱼类耳石研究技术及应用。 5)2014 年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主卫星大洋渔场信息获取与服务研究及应用。 6)2015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7)2015 年度上海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鱿鱼资源可持续开发。 8)2016 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天地一体化海洋渔业产业数字化服务系统。 9)2016 年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近海鲐鱼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10)2017年国际海冰预测研究奖,2017年北极海冰冰情预报与预测 |
5、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培养培训制度措施 1、学院实践教学队伍建设规划 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队伍的编制、岗位,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00%得到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实践指导教师60%具有博士学位,实践技术人员50%以上具有硕士学历,形成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勤奋敬业、热爱实践教学、能力强的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结合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 2、政策与措施 1)实践教学队伍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按需设岗,评聘分开。岗位聘任制度中,实践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一视同仁。 2)由具有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者担任管理人员。各专业实验室设立负责人1名和实践技术人员1名,全面负责实验室管理、运行和安全,同时聘请2-3名教师担任实践指导。 3)实验室管理人员全部为专职,指导教师和技术人员实行专兼职结合,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 4)在师资培训、工作量安排等各方面创造条件,使实践教学教师有机会进一步深造,从而全面提升实践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 5)新上岗的实践教师及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必须经过集中培训,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组织岗位职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培训。 6)对新聘教师,指定专人指导,指导教师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指导教师结合新教师的自我发展计划和需要,对新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实施。而指导教师的工作作为其岗位职责的一部分将由学院进行考核。 7)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会议,提升专业素养;借助精品课程培训平台,各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交流平台,以及各类实践教学研讨会、培训班等,培养实践教学技能和管理能力。 8)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计算工作量;对于成绩突出的指导教师,在项目结题验收后给予表彰奖励;在聘任考核以及申请重要岗位时,所取得的成果视同级教学成果奖或精品课程第1负责人认定。 3、实践教学队伍培养 1)实践教学队伍组成 本专业已建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队伍,这支队伍是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力量。 2)培养培训优化情况 通过各种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学历教育、国内外交流等,拓宽教师知识面,提升教育理念,学术水平、技术水平、教学水平,促进了实践教学的改革。积极开展“双师型”实践师资培养。推动校企合作模式,为青年教师搭建各种实践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让青年教师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和企业文化,使他们在实践能力、学术视野、管理能力和组织纪律等方面得到良好发展,提高双师素质。同时聘请企业师资参与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4、社会服务 |
每年面向社会开放部分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开办鱼类年龄鉴定培训班,拓展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中心知名度。